研究員-鄭仰恩學術著作
鄭仰恩
B.A. 中興大學
M.Div. 台灣神學院
Ph.D. 普林斯頓神學院
學術出版品
鄭仰恩。《歷史與信仰:從基督教觀點看台灣和世界》。台南:人光,1999。
鄭仰恩。《宣教心.台灣情—馬偕小傳》。台南:人光,2001。
鄭仰恩主編。《信仰的記憶與傳承 —台灣教會人物檔案(一)》。台南:人光,2001。
陳南州、黃伯和、鄭仰恩主編。《聖經.詮釋.實況—駱維仁博士榮退紀念文集》。台北:永望,2001。
鄭仰恩。〈試論台灣本土歷史神學研究的走向〉。《台灣神學論刊》23(2001):17-29。
R. Osmer. 鄭仰恩、林明珠編,林明珠等譯。《受教的心志—論教會的教導職份》A Teachable Spirit– Recovering the Teaching Office in the Church. 台南:人光,2001。
鄭仰恩。〈漫談近年來的加爾文研究及其相關文獻〉。《台灣神學論刊》25(2003):115-118。
鄭仰恩。〈經文.閱讀.新眼光:試論『新眼光讀經運動』的詮釋學〉。《台灣神學教育學刊》2(2004):41-58。
鄭仰恩。《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:台灣基督教史研究論集》。台南:人光,2005。
鄭仰恩。〈加爾文論聖靈工作和屬靈恩賜〉。《台灣神學論刊》27(2005):41-66。
鄭仰恩。〈梅監務的初代基督教研究〉。《台灣神學論刊》28(2006):17-52。
鄭仰恩。〈梅監務的初代基督教宣教研究〉。《玉山神學論刊》28(2007)。
鄭仰恩。〈台灣靈恩運動發展初探〉。《台灣神學論刊》30(2008):77-93。
鄭仰恩。〈犯鬼趕鬼 vs. 破除偶像—初探台灣基督教史中的趕鬼經驗〉。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鬼附與趕鬼研討會–本土神學研究論文集(1)》64-94頁。石素英主編。台北:台灣神學院,2008。
鄭仰恩。〈Body Matters!─從身體神學的觀點漫談殘障神學的建構〉。《神學的殘障與殘障的神學》137-157頁。陳文珊編著。台北:永望,2009。
鄭仰恩。〈導讀〉。《道德論集》1-19頁。奧古斯丁著。石敏敏譯。北京:新華,2009。
鄭仰恩。〈權力神學初探〉。《玉山神學院學報》16(2009):25-46。
鄭仰恩。“Calvinism and Taiwan.” Theology Today 66, no. 2 (July 2009): 184-202.
鄭仰恩。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教育手冊》。台南:使徒,2010。
鄭仰恩。〈加爾文的時代處境及重要生平記事〉。《加爾文與今日教會》3-44頁。台北: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,2011。
鄭仰恩。〈愛德華滋與北美洲第一次大醒悟運動〉。《台灣神學論刊》33(2011):27-44。
鄭仰恩。〈改革宗傳統的人文精神:傳承與遠景〉。《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─儒、佛、耶、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》123-162頁。林鴻信編。台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11。
鄭仰恩。〈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─一個本土故事神學的嘗試〉。《原住民身份認同與神學》185-212頁。花蓮:玉山神學院,2012。
鄭仰恩。〈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台灣基督教的影響 – 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〉。《台灣文獻》63卷4期(2012):137-164。
鄭仰恩。〈加爾文論人的墮落與罪—淺釋宗教改革時期基督宗教的幽暗意識〉,《基督宗教之人觀與罪觀—兼論對華人文化的意義》231-259頁。林鴻信編。台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13。
鄭仰恩、江淑文主編。《歷史的記憶與傳承─台灣教會人物檔案》第二集。台南:台灣教會公報社,2013。
鄭仰恩。〈傳統領域/主權爭議中的基督信仰〉。《玉山神學院學報》,20(2013):153-162。
鄭仰恩。〈公共神學的興起及其對台灣處境的關連性〉。《台灣神學論刊》,37(2013): 71-98。
鄭仰恩、陳美玲、江淑文、盧啟明編寫。《修剪、更新、成長:從吳威廉牧師的宣教,看今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組織體制的更新與再造》,台北:台北雙連教會百週年紀念專書,2014。
鄭仰恩。〈梅監務筆下的台灣社會及漢人宗教文化〉。《傳教士筆下的大陸與台灣》335-361頁。王成勉主編。台北: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/遠流出版社,2014。
鄭仰恩。〈黃彰輝牧師及現今普世視域中的實況化神學發展〉。《黃彰輝牧師的精神資產研討會論文集》165-192頁。王崇堯等主編。台南:南神出版社,2015。
研究領域
基督教史、基督教神學思想史、宗教改革運動、基督教社會思想史、台灣基督教史。